首页 > 算命 > 八字算命 > 金木水火土五行详解
五行相生相克
生辰八字算命
四柱八字大全
八字爱情
八字事业
八字财运
八字入门知识
明星生辰八字
十神的义象
八字知识
八字合婚
桃花运
八字人生
旺衰
女命婚姻
八字改运
盲派命理
金木水火土五行详解
天干地支
八字点窍
八字日元论性格
六十甲子日柱论命
四柱八字知识
从零开始学习八字算命
穷通宝鉴
甲木生于各月
乙木生于各月
渊海子平评注
丙火生于各月
命理点睛
八字气数研究
丁火生于各月
戊土生于各月
邵伟华四柱入门
己土生于各月
庚金生于各月
辛金生于各月
壬水生于各月
癸水生于各月
八字算命技巧
首页 > 算命 > 八字算命 > 金木水火土五行详解 > 河图洛书与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名堂(上)

河图洛书与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名堂(上)

来源:周易研究会 阅读:2 时间:2022-03-16 15:30:22

河图洛书与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名堂(上)

今天讲河图洛书与阴阳五行学说以及明堂。河图洛书与阴阳五行学说以及明堂。这一讲打算讲四个问题:一、阴阳五行学说的源起;二、河图洛书的数字排列与五行相对应;三、河图洛书所表示的

五行相生相克关系;四、河图洛书与明堂。第一个问题,阴阳五行学说的源起阴阳五行学说的源起。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论基础。阴阳五行学说起源很早,

春秋时期关于五行的思想已经形成并且相当流行了。比较权威的说法,是《尚书·洪范》篇中“九畴”之一的一段话,就是从“初一曰五行”这句开始的那一段话,以下对五行的解释是: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尚书》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

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这段话是《尚书》的原话。后世儒家学者对《尚书》这段文字进行各种解释,形成了关于五行的一整套系统观点。“第一言其名次,第二言其体性,第三言其气味。”—— 唐·孔颖达《尚书注疏》唐代孔颖达在《尚书注疏》中解释说,

这段话包括三层意思:“第一言其名次,第二言其体性,第三言其气味。”所谓名次,是指把世间物质的形态分为水、火、木、金、土五种。所谓体性,是指这五种形态的物质

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质。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水向土中及地下浸润渗透,故曰“润下”;火燃烧时升腾向上,故曰“炎上”;木质可以人力加工,可用人力加工,使它或曲或直,

所以称为“曲直”;金属可以使它发生各种变化,故曰“曲直”,革就是变的意思;土中可以种植各种农作物,故曰“土爰稼穑”,这个爰就是“于是”的意思,这是虚词。所谓气味,是指五种形态的物质给人的生理感觉不同,气味有别,

这个气味是指两方面的,一个是气一种嗅觉,鼻子闻了有不同的味,不同的气,这个感觉。味是用舌头尝,它有不同的味道,所以这个气味有别,一般的说法是木味酸 火味苦 土味甜金味辛(辣) 水味咸木味酸,火味苦,土味甜,金味辛,辛就是辣,水味咸,因而各有不同的用途。

水与火供给人类饮食需要,金与木供给人们制造用具和住所的设施的需要,土中生长出万物,百谷与草木都是人类所必需的。因此水、火、木、金、土五行,

所指的就是五种材质,或称为“五材”。《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这一部分当中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这么一句话,这里的“五材”就是说的是五行。先秦时期,除孔子之外,其他许多名家也都论及五行。

《墨子·经说下》中说:“五行毋常胜。”—— 《墨子·经说下》“五行毋常胜。”《孙子兵法·虚实》篇中也说:“五行无常胜。”——春秋·孙武 《孙子兵法·虚实》“五行无常胜。”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当中发现了帛书,其中有一部分,被当代学者定名为《五行》,并被认定是子思、孟子学派的著作。

春秋以后成书的《管子》书中有《五行》这一篇。《管子》就是传说是管子的著作,实际上是汉代或者秦汉之际,有人假托管子的著作。《礼记·月令》一章和《吕氏春秋·十二纪》一节当中,都详细地记述了关于五行和一年中的时令,与祭祀活动的对应关系。

汉代学者对五行的理论进一步发挥,形成了更完整的体系。综合各书的记述,五行和古代文化范畴其他方面的对应关系可以列如下表:这个表呢是在其他一些书当中也有,就当代关于研究古代文化的一些著作当中,

这个列的有这个对应表。当然不同书当中这个对应表,它包含的内容有些差别,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从这表中可以看出,有这样一些项目,五行,上述的排列顺序是,水、火、木、金、土。当然这个顺序呢它也不是随便排的,这就正好和后来,这个按数字排列那就是,

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就这一二三四五这个顺序。所以在这个表当中,五行列为是木、火、土、金、水,对应的数就是水对应一,火对应二,木对应三,金对应四,土对应五。

这个数字对应关系,下面还要具体说到。现在我们只看其他一些项目。对应四季就是木是春,火是夏,金是秋,水是冬。但是在《吕氏春秋》和《礼记》当中它中间还列了一个季夏,季夏就是说在夏和秋之间,还划出一个时间段称为季夏。

这个季夏对应五行当中的土。和四方的对应那就是东是木,南是火,中央是土,西是金,北是水。天干地支的对应,那天干比较明确就是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所谓中央戊己土,就是戊己对应土,庚辛金,壬癸水。这我们在其他书当中

常见这种说法,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和地支的对应就是寅卯为木,巳午为火,辰戌丑未为土,申酉为金,子亥为水。关于五帝、五神、五虫,不一一说了。再下面看一看就是五音,

五音当中,一般的说法就是宫、商、角、徵、羽这五音。其中这个角是对应木,徵对应火,宫对应土,商对应金,羽对应水。常说的或者大家熟悉的五味和五色、五脏怎样对应呢?

从这表上可以看出来,所谓五味,就是酸对应木,苦对应火,甘就是甜对应土,辛就是辣对应金,咸对应水。五味的对应,和刚才上述的解释,那是一致的。这就是根据上述列出来的。和这个五脏的对应

就是这个脾,人内脏中间的脾对应木,肺对应火,心对应土,肝对应金,肾对应水。我们看心,中央,中央就土。这可以理解五行和五种要素的对应它也不是随便定的,就是它有一定道理,有一定内在联系在里头。

和五色的对应,那就是青是木,那就是树木那个木一类的应该是,这个叫春天,木对应春天,春天就是万物争荣,就是青色这比较好理解,赤就是红色对应火,火是红的,黄是对应土,土是黄的,这比较好理解,白是对应金,

金是白颜色,发光的那种颜色,黑是水。这是五色的对应。下面和五常,仁、义、礼、智、信。仁对应木,理对应火,信对应土,义对应金,智对应水。其中信,则是居中的位置,人无信不立,信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对应土。还有五牲那都不一一说了。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要素,所以这个表中所列的,

不是全部。只是从这可以看出来,五行的观念已经渗透到古代文化的方方面面,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思想体系。下面看第二个问题,河图洛书的数字排列与五行相对应河图洛书的数字排列与五行相对应。把河图洛书同五行学说勾挂起来的说法,起于汉代。

西汉武帝时期,随着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阴阳五行学说更加盛行。东汉时班固撰《汉书》,专列《五行志》,就是《汉书》中间那个《五行志》,这个是《汉书》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尚书》中关于阴阳五行的经典论述予以阐发,对历代灾异祸福的记述

比较全面,比较多。其中在引述《洪范》篇中“初一曰五行”一段文字之后“凡此六十五字,皆雒书本文,所谓天乃锡禹大法九章,常事所次第者也。以为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洪范》说:“凡此六十五字,皆雒书本文,所谓天乃锡禹大法九章,常事所次第者也。以为河图、洛书相为经纬,八卦、九章相为表里。”

这段话是《汉书·五行志》引述《洪范》篇当中这样引述的。后来颜师古、张晏注《汉书》,也对五行的内容,及相互关系作了注解。《后汉书》当中也列有《五行志》,当然这是仿造《汉书》的体例。以后各代正史中也大都列有《五行志》,

其主旨大体是沿袭《汉书·五行志》的思路。汉代的其他文人著作,也大谈阴阳五行。比较典型的就是扬雄的《太玄经》卷八这一节题目叫作玄数第十 一:“三八为木,为东方,为春,日甲乙,辰寅卯;四九为金,为西方,为秋,日庚辛,辰申酉……”“二七为火,为南方,为夏,日丙丁,辰巳午;一六为水,为北方,为冬,日壬癸,辰子亥;五五为土,为中央,为四维,日戊己,辰辰戌丑未 ”——西汉·扬雄《太玄经》“玄数第十一”,中间记述道:

“三八为木,为东方,为春,日甲乙,辰寅卯”这个辰就是时辰的辰,“四九为金,为西方,为秋,日庚辛,辰申酉……”当然这个省略号,就是还有其他一些,列了很多了,他列了很多项目;

“二七为火,为南方,为夏,日丙丁,辰巳午”;“一六为水,为北方,为冬,日壬癸,辰子亥”;“五五为土,为中央,为四维,日戊己,辰辰戌丑未”扬雄列的项目,和《礼记·月令》这一篇,和《吕氏春秋·十二纪》这一章相比,

增加了天干、地支等新的内容,而且关于五行与数字的对应关系,扬雄以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二七为火、一六为水、五五为土,这和后来关于河图的数字表述,完全一致。宋代出现的

河图与洛书的图形,正是非常典型地表示了阴阳五行的数字关系。河图中一至十的排列,其奇数皆为白圈,表示阳,其偶数也就是地数皆为黑点,表示阴。如果用数字表示,其数字关系就是像这个图所显示的,

河图当中可以看得很明显,一三五七九这五个单数,就是五个奇数是用白圈表示,二四六八十,这五个偶数,也就是五个双数,用那个黑点表示。它的对应关系,就是按照《易经》的说法,和后来也研究《易经》的著作,

一个共同的说法,就是分天数、地数、生数、成数。这样的划分,它是从《易经》产生的。《易经·系辞上》有一句话“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易经·系辞上》叫作:“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这是《易经》的原话。唐代孔颖达的《尚书注疏》中,作了详细地解释,

后来的学者都信从孔颖达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在《易经》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和发挥。这个看法大体上是一致的一、三、五、七、九 (奇数)——天数二、四、六、八、十 (偶数)——地数一、二、三、四、五——生数六、七、八、九、十——成数就是一、三、五、七、九这五个数是天数,二、四、六、八、十这五个偶数是地数,偶数是地数,奇数为天数。一、二、三、四、五这前五个数,就是从一到十的前五个数

叫作生数,六、七、八、九、十这后五个数叫成数,那前五个数,生数和五行的对应关系一为水,二为火,三为木,四为金,五为土;六为水,七为火,八为木,九为金,十为土那就是一为水,二为火,三为木,四为金,五为土;六、七、八、九、十这五个成数,也同样对应着五行,它对应关系就是六为水,七为火,八为木,九为金,十为土。

这样的划分,那就是在河图和洛书当中就表示这么一种规律了就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所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那就是根据河图和洛书这样的图形,

这样的图形,如果把它转化为数字关系,就是翻过来我这样两幅图。先看这个河图,河图,一、六在北方,就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与一是生数,六是成数。它是这么一种关系。南方就是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东方是天三生木,地八成之。西方是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中央是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在洛书当中的这种对应关系,和河图是一致的,我们看如果相比较就看得很清楚了。在河图中是一、六在北方,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在洛书当中,一在北方,六呢它稍微偏一点,它也在和一紧紧挨在一起,所以我们在图上这样表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和河图这是完全一致的。东方,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三和八也连在一起,在南方是地二生火,在河图这是南方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但是在洛书当中

这是方位在西方,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在河图当中,四九在西方,在洛书当中它在南方。这一点不同,关系对调了一下。虽说这个位置不同,但是二和七在一起,四和九在一起,这是不变的。这在河图和洛书当中,这种生数和成数的关系,它是不变的。

二必和七在一起,四必和九在一起,就像六必和一在一起,八必和三在一起,中间那就是十和五必在一起。就是它生数和成数就这么一个关系。所以在河图和洛书当中它都是奇偶相对,阴阳配合,这么一种关系。生数和成数,一阴一阳,组成一组,

位置是紧密相连不变,在河图和洛书当中是不变的。关于生数与成数的关系,朱熹《易学启蒙》当中有一个确切地表述。南宋胡一桂为《周易启蒙翼传》他作了这个《周易启蒙翼传》,对朱熹的《周易启蒙》,可以说是作一种阐释和解说。

他对朱熹的原话,有具体地解释。这段话是这样写的,非常重要,“然天一生水必待地六而后成,以至天五生土,必待地十而后成者,以五行之生皆不能离乎中五之土,以成形质。”——南宋·胡一桂《周易启蒙翼传》“然天一生水必待地六而后成,以至天五生土,必待地十而后成者,以五行之生皆不能离乎中五之土,以成形质。”他就是说这个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天一生水,为什么地六成之呢?六和一相比,就是加了一个五,而五就是中央是土,就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就是加上一个阴数,土,所以他这话就是这样表述的。

就是“以五行之生皆不能离乎中五之土,以成形质。”“天一生水矣,水非土则源泉从何出,故一得五则成六,是地六成之也。地二生火矣,火非土则归宿于何所?故二得五则成七,是天七成之也。天三生木矣,木非土亦无所培植,故三得五则成八,是地八成之也。地四生金矣,金固土之所滋长,故四得五则成九, 是天九成之也。天五生土矣,生而必成则积之深厚,故五得五则成十,是地十成之也。”——南宋·胡一桂《周易启蒙翼传》具体来讲:“天一生水矣,水非土则源泉从何出,故一得五则成六,是地六成之也。地二生火矣,火非土则归宿于何所?故二得五则成七,

是天七成之也。天三生木矣,木非土亦无所培植,故三得五则成八,是地八成之也。地四生金矣,金固土之所滋长,故四得五则成九,是天九成之也。天五生土矣,

生而必成则积之深厚,故五得五则成十,是地十成之也。”这段话当然非常重要了,后来研究《易》学,研究河图洛书的著作经常引用这段话,这段话是非常深刻而精辟的。胡一桂宣布了他的一个重要发现,就是每一个生数加上五就是它所对应的成数,

而所差的这个五呢,就是表示中央五行的这个土。胡一桂认为,土在五行当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它是水的源泉所在,火的归宿之处,木的生存基础,金的蕴藏之地,也是土自身得以厚积的原因。

因此这个土在五行的方位分布中居于中央,它在生数、成数构成中的数字关系,反映了土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在五行生成过程中始终参与,不可缺少。所以胡一桂那段话总结说,“然天一生水必待地六而后成,以至天五生土

必待地十而后成者,以五行之生皆不能离乎中五之土,以成形质。”就是他就指出在五行当中,土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在五行生成过程中,它是始终参与,不可缺少,这一节暂时讲到这里。

下一篇:五行和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