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算命 > 八字算命 > 金木水火土五行详解
五行相生相克
生辰八字算命
四柱八字大全
八字爱情
八字事业
八字财运
八字入门知识
明星生辰八字
十神的义象
八字知识
八字合婚
桃花运
八字人生
旺衰
女命婚姻
八字改运
盲派命理
金木水火土五行详解
天干地支
八字点窍
八字日元论性格
六十甲子日柱论命
四柱八字知识
从零开始学习八字算命
穷通宝鉴
甲木生于各月
乙木生于各月
渊海子平评注
丙火生于各月
命理点睛
八字气数研究
丁火生于各月
戊土生于各月
邵伟华四柱入门
己土生于各月
庚金生于各月
辛金生于各月
壬水生于各月
癸水生于各月
八字算命技巧
首页 > 算命 > 八字算命 > 金木水火土五行详解 > 五行本义

五行本义

来源:周易研究会 阅读:10 时间:2022-03-16 15:30:34

五行本义

前言

所谓五行之说其实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世界观,与古印度哲学中物质分“地水火风”类似,它是天地气化规律的抽象,是四季五时气候特点和生化特点的抽象。

中国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认为事物除可区分阴阳外,还存在着五种不同的气场,于是用“金、木、水、火、土”来替代,进而以此五行间的生克乘侮来阐释事物之间于动态中协调平衡的关系,更进而在这种关系中寻找一种运动规律来追述事物的过去并提前预知事物的发展。

我们知道,只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基本特征、初始速度就可以大致计算出它的运行起止和轨迹,我们也知道鸟儿的南迁北徙,鱼群的周游环行都有固定的时间和路线,我们更应该知道大自然的寒暖燥湿、高低经纬也赋予了人类每个个体生命轨迹中的一种必然性。

所以五行之说在自发和朴素之中充分展示了中华古文化的魅力。下面就从一些基本类象开始谈一谈五行。

一、五行类象

炎黄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五行可类象世间之万物。

十天干对应五行: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

地支对应五行:亥子水、寅卯木、巳午火、申酉金、丑辰未戌土。

1.五行阴阳类象

炎黄曰:五行金木水火土,乃各有其本性,以阴阳而衍生,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四象者,即为:老阳少阳老阴少阴也。

金者,少阴也,阴主藏、主内,故金具有收敛、肃杀、潜藏、清净的特性;

木者,少阳也,阳主露,主外,故木具有生发、舒畅、调达的特性;

水者,老阴也,阴主柔、主下,故水具有向下、寒冷、滋润、静藏的特性;

火者,老阳也,阳主外、主上,故火具有向上、昌茂、繁盛、炎热的特性;

土者,阴阳混顿之地,故为万物之收藏之所,故土为万物之库,阴阳特性不很明显,似宇宙混顿之初,乃“一生二、二归一”之一也,故土具有生养、承载、受纳、化育的特性。

2.五行方位定义

水者,老阴也,阴主寒,故处北方;

火者,老阳也,阳主暖,故处南方;

金者,少阴也,其生水,位处西方。

木者,少阳也,其生火,位处东方。

土者,阴阳混顿之地,阴阳交汇而成,乃“一生二、二归一”之一,亦为“二生三”之三,所以其处阴阳之中,无论按上中下、还是按左中右,其均处中,所以位处中央。

3.五行万物类象

五行,乃将万物由简单的阴阳两象而化为五象,各以金木水火土来代替,使类象更为丰富多彩,此与社会之发展变化相通。

五行单独类象

木者,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上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都是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可类象世间一切木类之物,比如直观可见之木,如:树木、木材、木器、家具、木成品、树苗、茶叶、草药、中药等等。亦代表木类之衍生物,比如以木制浆,而造处纸,所以纸亦为木;以木之花果制,而成花茶、等等,亦属于木;从植物中提炼精华,而成食品化妆品,亦属于木;比如由植物中提炼的药品、如中成药;由木而产生之纤维产品,比如生活中之全棉之衣服、毛巾等等。此种等等,不计其数,均为木类。

火者,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炎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可类象世间一切火类之物,比如直观可见之火,如炼钢之火,火力发电之火,饮食烹饪用火,等等。而由于火代表光明,炎热,所以亦代表火类之衍生物,比如灯光、照明、光学、高热、易燃等等,又由于火炎上之特性,其为老阳关,性燥动,所以很多能源均属于火,以其蕴涵之能量发光发热产生能源也,比如电力,生物被电击后,与被火烧是类似的,所以电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最重要的火,灯光无电不亮,所以由此衍生很多“电”方面的均属于火,比如电子、电脑、电器等等,而另外,比如能源、食油、煤、天然气、煤气等均是衍生之火,由此由石油而产生之化工业,均属于火,由此之化工制品、比如油漆、塑料制品、生活中的牙刷、保鲜膜、肥皂、沐浴露等等,化纤制品,化纤布及制造的化纤类衣服等等,均不出化工范围。此种等等,不计其数,均为火类。

金者,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可类象世间一切金类之物,比如直观可见之金,如:冶金、钢铁、矿产资源、金银铜铁锡、金属制品、金银首饰、五金产品、刀具、金属机械等,亦代表金类之衍生物,比如说电器中之金属零件,汽车,凡是一些金属制造之产品,均为金类。

水者,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可类象世间一切水类之物,比如直观可见之水,如:矿泉水、纯净水、自来水、饮料、可乐等等,亦代表水类之衍生物,包含水中之产品,如制冰、冰水、鱼类、水产、水利、冷藏、冷冻等等、水电站之水。水如同火,乃处阴之极,以其性先下而动,而能作为水力之能源,此点与火有共同性。

土者,古人称“土曰稼穑”。“稼穑”,是指土有播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灭”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可类象世间一切土类之物,比如直观可见之土,如:土地、房地产、石料、水晶玉石、山地、采石、堤坝,等等,亦代表土类之衍生物,如水泥、砖头、陶瓷等等,及由土而产生的各类制品,比如泥土中提炼的化妆品、养颜泥、深海泥等等,均为土类。

五行相杂类象

以上大致为五行之单独属性,而世界发展之变化,如今的大部分物体均为五行交杂之象,而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日常所见之冰箱之类电器,其多由塑料及金属两种五行交织而成,而以金属为金、塑料为火也;比如炼钢行业,乃火克金,包含火与金两种。水电站,则为以水而生火之行业;比如服装,有棉制的,为木,有化纤尼龙莱卡等等,均属于火。

一般而言,越单纯五行之行业,自然技术越简单,也越传统,而多五行交汇之行业,五行越多,乃技术越复杂,也越先进。乃世界之“三生外物”之结果,是一个衍化之过程。

4.五行人体类象

世有五行,人有五脏,乃为对应。五行对应的脏腑和部位如下:

木者:在内:为肝胆,为内分泌系统;在外:为眼睛、为眉毛、为毛发、为筋骨、为四肢,眉毛毛发之属,均为类似树木之生长。.

火者:在内:火为阳为能量之动力源,所以亦为人之动力源,为心脏及心脑血管,为血液循环系统、为小肠;在外:为头部、为额、为上停。

土者:在内:为脾为胃、为肠,为消化系统;在外,为皮肤、为肉。在外:为中停。

金者:在内:为肺、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为大肠;在外:为鼻,主呼吸。

水者:在内:为肾、为膀胱、为子宫,为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在外:为耳,为阴部,腰部、为下停。

5.五行味觉类象

木者:其味酸;

火者:其味苦;

土者:其味甘;

金者:其味辣;

水者:其味咸。

6.五行颜色类象

木者:其色青;

火者:其色赤;

土者:其色黄;

金者:其色白;

水者:其色黑。

7.五行性型类象

木者:木主仁,其性直,其情和。木主长,主文书思考,所以人长得清秀瘦长、修植而高者,相学以其为木型,而关节粗大。木之正者,主人博爱恻隐慈祥清高质朴,多研究精神。木之偏者,主头发稀少,性格偏狭,内心多思虑而鄙下吝啬。

火者:火主礼,火为老阳为炎上之性,所以其性急,其情恭。人长相尖露上炎、奇凸突兀者,相学以其为火型。火之正者,主精神闪烁,精力充沛,为人纯朴急躁而谦和恭敬,为直性子。火之偏者,则黄瘦尖楞,语言妄诞,性格暴躁易怒,多犯口舌,多惹事端,做事有始无终,三分钟热度,而无耐性。

土者:土主信,因其处于中,所以其性重,其情厚。人长相厚而不圆、声重而迟、步稳而缓、肉厚结实者,相学上以其为土型。土之正者,主人忠孝至诚、度量宽厚、言行一致、诚而有信;土之偏者,土重,主人思想僵化、愚拙内向,土轻,主人性格乖戾、不讲信用、不通情理。

金者:金主义,其性刚,其情烈。人长相骨肉相称、面方白净、骨肉相配、不胖不瘦、坚实方正、俊男靓女,相学上称之为金型。金之正者,主人刚毅果断、思维敏捷、明辨是非,金之偏者,主性刚好杀,有勇无谋、或刻薄内毒、吝啬贪婪。

水者:水主智,水为老阴为静为思,所以其性聪,其情善。圆厚而匀、韵长而宏、面黑有彩者,相学上称之为水型。水之正者,主人足智多谋、学识过人、言语清和。水之偏者,太过则主好说是非,飘荡贪淫;不及则人物短小,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胆小无略,行事反覆。

二、五行生克

炎黄曰:五行生克,乃表现事物之运动作用规律。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炎黄以为,阴阳乃万物之根本,故万事万物及其之间的相互之作用,亦不出阴阳之范围。大道至简,则以事物间之作用而言,唯生克两种,故以阴阳分,则生为阴,而克为阳,再衍生之,则生分“生与被生”两种,克分“克与被克”两种,再加上自己本身,而成五种。故炎黄以为:五行,乃是阴阳之衍生。以土为例:土克者为水,被克者为木;土生者为金,被生者为火;加上本身土,乃成五行。故炎黄个人以为,五行者,乃为阴阳之衍生,以表现生克关系及阳之老少也,

1五行相生本义

五行相生相克,均为描述世间自然现象,以生而言:

木生火,木为少阳,为阳之初生之地,故在木中火已经得长生,乃火隐伏木中,查世间之象,亦是木可生火,查天道之象,而春季到来,天道亦渐暖。

火生土,火为老阳,阳之尽也,物极而反,过阳、则趋于毁灭,所以火燃成灰,即为成土,而归于地。.

土生金,土聚而成气,由土变石,石而隐矿藏,所以金由土生。

金生水,金为少阴,为阴之初生之地,故在金中,水已经得长生,乃水隐伏其中,溶金亦变为水,查天道之象,秋季到来,天道亦渐寒。

水生木,水为老阴,阴之极也,物极而反,阴之甚者,则为转阳,查世间之象,树木亦需要水之浇灌,查天道之象,所谓冬季到了,春季还会远吗?

2五行相克本义

阳主刚燥而勇,阴主柔静而智,故阴阳相战,同等条件,均为阴胜,乃阴善为下也。

水克火:水为老阴,火为老阳,阳而刚燥,阴而柔静,所以柔胜刚。因为均处阴阳之极,故乃为激战之象,故世间之水火灾,亦为大灾,而火灾必依靠水灭也。老阴老阳为同等条件,故为阴胜。

火克金:火为老阳,金为少阴,以老阳炎上之势,而灭少阴之阴。查世间之练金者,惟有火也。由于阴阳相战是老欺小,所以为阳胜。

金克木:金为少阴,木为少阳,查世间之断木者,惟有金也,故利斧可砍伐树木。由于阴阳相战为同等条件,故为阴胜。

木克土:木为少阳,而土为混顿之中性,而以金木水火对立土而言,金木水火均有动,而土为最静,所以以金木水火对立土而言:金木水火为阳,而土为阴。查世间之木土象,乃以木植土中,为木克土。由于阴阳相战是少阳欺弱阴,所以为阳胜。

土克水:水为老阴,本无人能制,而土已经为无阴无阳之境界,比如超凡脱俗,对比而言,土性更静,所以土能克水。查世间之象,堤坝之类,均为土克水象。

3生克力量对比

生与克的五行力量相当,则出现正常情况,为平衡状态;如果两者力量不相当,则会出现失衡状态。而平衡乃易学之根本,所以以平衡为吉,失衡为凶。

相生方过多而失衡表现,亦为表现自然界之现象:

土多埋金、火多土焦、木多火塞、水多木漂、金多水浊。

受克方过强而出现之失衡表现,亦为表现自然界之现象:

木多金缺、金多火熄、火多水干、水多土流、土多木折。

此为关系强弱变化,此消彼长之理,需要细心体会。

五行本义

五行是金、木、水、火、土,表达的是事物生、长、化、收、藏的发展过程,是从时间意义上对事物的分析。用现代较易理解的方式表述如下:

木指事物的萌发、成长及向外张扬的阶段;

火指事物的兴盛阶段及极度张扬的过程;

金指事物的成熟、衰退及向内收敛的阶段;

水指事物衰退到极点并终归于空无的阶段,也就是归藏之时。根据太极原理,一切事物凡是终点也就必是起始。也就是说水是上一个时期的终结,下一个时期的孕育阶段。

土是阶段与阶段之间的转换点,所以是万物的归宿,又是新事物的起点。万物生于土、终归于土。

土的终结与水的终结是两个概念。水的终结是整个系统整体意义上的终结,土的终结是一个系统内阶段性的转换过程。

为什么要用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表示这五种状态呢?因为这五者与这种状态有相似性,故取其象征意义。我们也可以用其它词来代替这五种物质表示五行,比如A、B、C、D、E,或哆、啦、咪、哗、索,这并不妨碍五行的本来意义。

总之,五行表述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时间意义上概括。

阴阳五行归纳起来,就是时间与空间的定理。

阴阳与五行,表述的是同一概念,阴阳是五行的空间态,五行是阴阳的时间态。

再谈一下五行的相生相克: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是五行的相生关系。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是五行的相克关系。

五行相生表示事物发展的过程。

木是事物发展的初级阶段,而火是兴盛阶段,故木生火;

凡事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火到了顶点,向前发展的性质就告一段落,土是事物向上发展与向下衰退之间的转换点,故火生土;

阳尽则阴生,事物衰退的性质就显现出来了,金是衰退的象征,故土生金。

再往前一步,水是事物衰退到极点的象征,故金生水.

凡事盛极则衰,衰极则又复兴,而木是万物萌发的象征,故水又生木.

此为一循环过程,生生灭灭,周而复始,无有穷尽。

五行相克的问题。

凡相克,必定是前者状态的终结。

木为萌发生长过程,金是这个过程的终结,所以金克木;

火是鼎盛状态,水为衰极,是鼎盛状态的彻底终结,所以水克火;

土是收藏阶段,木为生发,木为收藏阶段的终结,故木克土;

金是衰退阶段,也是向内的收敛过程,而火恰恰相反,是极盛阶段,是极端张扬的过程,这个张扬与收敛是完全相逆的,所以火克金。

土是收藏阶段,水为衰竭阶段,一个是仓库盈溢,一个是相对意义上的空仓,空仓当然是满仓的终结。

五行是单向性的时间指向,只能由后者终结前者,不可以由前者终结后者。时间只指向未来,不可能指向过去。

以金克木为例分析:木为萌生的开始,金为衰退的起点,生长的状态至金己终结,当然是金克木。为什么不是火为木的终结?火还是向上的势头,是木的状态的延续,这种发展势头还远没有达到尽头。为什么不是土为木的终结?土还在转化过程中,生衰两种力量还是较着劲,所以谈不上终结。为什么不是水为木的终结?至金的阶段,生长的势头己尽,根本持续不到水的阶段。这样一分析,金克木就是不二之选,必然之理。

再分析一下火克金。金为衰退,至水的阶段,衰势依旧;至木的阶段,兴占主要地位,但衰并没被完全抹去,兴衰两种力量还在较着劲,就象春天,寒气尤存,立春后倒春寒与下春雪的事也见得多了。至火,才彻底搞掂。所以必然是火克金。其它以此类推。

五行之义,是生、长、化、收、藏。

行是周流之义,五行是阴阳的时间态,阴阳是五行的空间态。时间必依空间而存在,空间也必依时间而存在,没有了其中一样,则两者俱灭。阴阳与五行是不可分割的。

关于五行,普遍的观点是五行各主一方,这是移步换景、轮流做庄的观点。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知道阴阳五行的流转过程,而不能统之为一,是未得其真谛。东方哲学是是集约式的,哲学的终极点必归之于一点,以一而统摄之,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五行是阴阳的时间态,而阴阳,归根结底是阳的表现形态。阴是阳的收藏的表现,阳是阳的发散的表现。阴只是阳的另一面。五行的周流过程,实际上是阳的生、长、化、收、藏的过程。

关于五行的真实意义,争议颇多。有人认为五行是五种物质,有人认为是五行是五种性质等等。这种说法非常普遍,实际上是不正确的。

五行的本义是事物发展的过程,是时间态。木、火、土、金、水指生、长、化、收、藏的整个过程,是确定不移的过程之义。

认为五行是五种物质的理解是最不靠谱的。比如人体内脏中,肺属金,请问谁见过有人长着金属的肺?肝属木,请问谁长着木头的肝?脾胃属土,未必脾和胃是泥巴捏的?西方属金,难道西面的大地都是金属铸造的?北方属水,北面也不全都是汪洋大海。

若说五行是五种性质,那世界是否仅此五种性质?任何一种哲学,如果不能从自己的角度对世界有一个抽象全面的概括,即是不完全的解读,这种哲学就站不脚。五行是五种性质的说法,显然不足以概括世间万象。

在佛学中,对物质世界的概括是:地、火、水、风。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对世界的解读。按我的理解,地指固态及其性质、水指液态及其性质、风指气态及其性质,火指能量及其性质。任何物质都不能超越这三态与能量的组合,这种概括显然是很全面的。但其中包含的水与火,与五行中的水与火不能等同,这是另外一种哲学体系。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世界摆在眼前,认知与分析方法无以计数,各有各的入手点。以现代的唯物论否定其它一切哲学与认知体系,显然是一种很幼稚的看法,唯物论只是诸多认知体系中的一种。这些认知体系,各有各的立足点与各自的分析层面,无所谓是非对错,也无法比较其高下。高下之比较,一定是要在同一体系之中才能建立。你说钻石硬?还是牡丹漂亮?这显然是不能类比的,因为两者不是在一个体系之中,无法比较。

任何一种哲学,一定要对世界有一个高度抽象与全面的概括,才能立足。如果一种哲学说了三、五十个字还没有将世间万象概括清楚,这种哲学就是还没有成熟的。阴阳五行体系的七个字、易经体系的八个卦象就将世界概括完全,归纳起来简约之至,展开来变化无穷、衍生万象,这些才是最精练的哲学体系

----------------------------

五行本义

五行金木水火土,现代学者解释为五种物质。但这样解释的人,根本没有考虑过五行是产生于五帝前,那时候的字是物之形,言是物之象,根本没有物质概念。中国的每一个字、T线一句话都有根有据,作为一门学说的五行自然不会凭空捏造而能流传几千年。象形文字时代的字是物之形,文章也是用物用事去象征性地表达意思。五行就是用物去象征说明意思的文章,金木水火土就是一篇文章。金木水火土就是当时人们普遍熟悉的五种物,而不是物质含义。这五种物是用来象征说明阴阳学中的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和大地对自然生命产生、发展、变化的五大作用,也即是五大因素。“木为少阳之象,火为太阳之象,金为少阴之象,水为太阴之象,土为大地之象。”熟读这几句话的人我相信不少,但是能解出原意的人不多,因为他不深入研究五行时代文字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这个“象”就是象征,木为少阳之象,就是说五行之木查象征说明少阳对自然万物的作用。土火金水这四种物是用来象征说明少阳、太阳、少阴和太阴这四种不同的阴阳对生命的四种不同作用。土是象征说明大地对生命的作用,生命所需的物质尽在大地,大地对生命的作用,就是物质的作用。金木水火土就是用来象征说明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和大地对自然生命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不同作用的物。五行实际就是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和大地,五行对生命的作用,就是这这四种不同程度的阴阳和大地的作用。五行学是先天八卦阴阳生命学的进一步发展,其观点是阴阳生命学的观点,其内容也是阴阳内容,所以五行世称为阴阳五行。

五行以木为主,以土为本。木有生命,五行用木来象征,代表自然生命。以木为主,就是以生命为中心。木为少阳之象,就是木为象征少阳的物。少阳是生命发生所必需的初步热力,这一初步势力是生命发生的必需的作用力,没有这种力作用,生命就不能发生,木对生命的作用就是少阳这一初步热力的作用。土为大地之象,土是大地的象征物。土是大地,大地就是土,生命所必需的物质皆在大地,土是生命所需的物质的总代表。以土为本就是说生命以物质为体,土对生命的作用,就是物质的作用。火,炎热之物。用火去象征太阳,说明阴阳中的太阳是阳热中的最高热。按阴阳生命学的原理,阴阳以阳为主,也就是说阴阳力中阳力是生命的主力,阳热越高,力就越大,阳力越大生命发展也就越快越盛,火对生命的作用,就是太阳的高热力作用。金者刀也,金刀是克制生命的工具。少阴是初步冷力。万物皆有热胀冷缩的现象,热之所以胀,是因为有力的作用。万物得热力作用则生长发展,热力越大,膨胀生长就越快。冷之所以缩,是因为冷力的作用,冷之阴力越大收缩就越大。万物遇上少阴这一初步冷力作用,必然收缩,生命受到克制,不能继续发展。万物遇到少阴就象遇到金刀一样,故以金象征少阴。金对生命的作用就是少阴的作用。少阴的作用就是克制生命的作用。

水,水中无阳光、阳热,水是极阴冷之物。太阳,就是阴阳中的极阴极冷,故以水象征太阴。水对生命的作用,就是太阴的作用。太阴的作用,就是使万物极度收缩潜藏的作用。没有少阳的作用万物不能发生,没有太阳的作用万物不能得到高度的发展。没有少阴的作用,万物就会生泄过度而提前死亡。没有太阴的作用,万物就不能得到最高的静养。没有这一高度的静养,万物就得不到更好的发展。生命以土为本,没有土这种物质的作用,生命不能成其形。有物质的作用,无木火金水的作用,物质不能成为生命体,更不能有生命的现象。金木水火土这五大作用,少了任何一种作用,都没有生命。

先天八卦中的少阳时期,阴阳日历名之为春,五行名之为木。春是木,木是春。木的作用是少阳的作用,又是春天的作用。太阳在日历为夏,在五行为火。少阴在日历为秋,在五行叫金。太阴在日历为冬,在五行为水。卦中央的大地,在五行为土,在日历为六月中央称为土候。春夏秋冬加上中央土,就是五种不同的气候。为了更进一步使人们明白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和大地对万物的作用,又有人把五行比喻为五位大人。当时的大人,就是各方把握生死权的首领。五行就象这些大人一样把握着万物的生死权,故五行又称为五位大人。自然界之所以有五行存在,是因为太阳这个天与地运行的结果,主要作用是太阳天。天造五行,五行造万物。直接作用于万物的不是天这个太阳,而是五行。没有太阳天,则地上无五行,太阳统五行而生物。为了说明这一关系和各自的作用,人们用君象征太阴,用臣象征五行。木火土金水轮流作用于万物,就象朝中的不同性格不同做法的大官轮流把持朝政,轮流行使政令一样,所以用象征比喻的叫法,叫五行。“五行者五大行令官也。”五行加上太阳,就有六位决定万物生死的大人。这就是易经的六位。由于五行经历的时间太长,所以叫法很多,使后来的学者丈二金刚摸不着产脑。夏朝就是以五行原理为依据去开国立朝,故夏封五侯。五侯就是五行。五月有四行有阴阳,依据也是先天八卦的阴阳原理,所以人称阴阳五行。五行中有相生相克同属和比。相是互相,相生是互相生,相生不是木柴生火的生,是父母生子的生。中医的肾病及肝,又叫母病及子。水生木,就是木从水中孕育诞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生生不息,故名相生。五行相生的关系,就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必然存在的父子关系,即至亲关系。相克,就是互相克伏。在一定的条件下金克伏木,又在一定的条件下木克伏了金。随着天地运转,大地到了春天,日历学上叫木当令。到了秋天,万木枯黄,天地间无一点春天的气息,这就是金克伏了木。随着天地运转,金木轮流当权霸天下。周末的诸侯争战的局面就是这样,故后人名之为春秋。春秋就是木金。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互相制约互相克伏,轮流当权。既有生生不息,又克克不止。五行中的相克,就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必然存在的敌对关系。金克木,水在其中,金生水,水生木,以水为中心和解金木之敌气以达到共生存的目的。水强则能和金木,水弱则金木斗。金木是否和气共存的决定因素是水,这就是同属。五行中的同属关系,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必然存在的组织关系。木与木,金与金,土与土,火与火,水与水,为比。同类性质相同者为比,比,就是兄弟、姐妹同类相残。水生木,水为父母,如果水生了几个木,必然木木相害,水之父母强,则木木相和,父母弱则必分居,不分居必然相争,秦国的商鞅,以此为依据强迫兄弟分居以定天下。比,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必然存在的兄弟关系。肝中多生了一个肿瘤,这个肿瘤与肝的关系就是比。肝中多生了一个兄弟,并不是肝之本意,是父母所使,父母就是体内的阴阳力。以肝制肝中的肿瘤,使其兄弟相残害,必伤其母。老年得子,特别宠爱孩子,在物质上、精神上加倍照顾,故少子之肿瘤长成得特别快。要彻底而又不伤元气地治肿瘤,必须要提醒痴心父母,使父母去掉痴心,知道所生之少子是贼。所以治肿瘤要治产生肿瘤的父母。一旦父母之心正常,放弃了偏爱之心,兄弟自然能互相克制,少子这个肿瘤自然不能作恶。所以在体内阴阳为正常的情况下,肿瘤长期存在也无生命危险,带瘤生存几十年的人我都见过。五行原理来自自然,所以能普通反解于自然万物。

五行是以先天八卦图为依据,进一步发展先天八封阴阳生命学原理的阴阳生命学巨著。先天八卦图是生命的总体图,又是天地运行图。太阳从图中的震正位经离到兑,这一时期阴阳学名之为少阳,日历名之为春,五行名之为木。太阳从兑经乾到巽,这一时期阴阳学名之为太阳。日历名之为夏,五行名之为土。太阳从图中的巽经坎到艮这一时期为少阴期,日历名之为秋,五行名之为金。太阳从艮经坤到震,这一时期阴阳学名之为太阳,日历名之为冬,五行名之为水。卦图圆线内为大地,五行以图中央的大地为土。

先天八卦确立阴阳生命学之后,以先天八卦内容和表达方式发展成三大流派:易经六十四卦,五行学,阴阳历学。易经重于用阴阳学原理解说人类社会产生发展变化的原因、范围和规律;五行学侧重于用阴阳原理解说个体生命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原因及生命之间的关系;阴阳历学侧重于生命发展变化的时间规律,以及日月五星与生命发展变化的关系,特别是日月五星与地球相对的位置和距离变化对生命的影响。这三流派各有所长,人们一般是综合运用。

中国最早的方位学是以日出日落为标准,对八卦图定地上方位。日出于离为东,日落于坎为西,以东西正十字线所指为南北,地理学上称之为四正。以四正之半线为四隅,又称四维,这是以八卦为盘,以日出日落为标准去定的最早的大地方位。八卦的方位学与卦中的内容无关,易经的八卦无方位内容。到黄帝时期,黄帝进一步在八卦图中加入十二地支,以天上十二星座对盘中的十二地支定上十二方位。这就是司南车,一直延用到汉初。这就是罗经的发展史。

黄帝用十二地支作盘定天地方位时,寅卯辰居东。寅卯辰在五行为少阳木,故东属木。十二方位中,己午未属南。己午未在五行为太阳火,故南方属火。十二地支定位中申酉戌居西,申酉戌五行为少阴金,故西属金。亥子丑在定位中属北,亥子丑在五行为太阴水,故北为水。中央大地为土。东木南火西金北水中央土,是用五行原理这一公式去说明东南西北方造成的四种气候对生命的四种不同作用。这是五行创建后,最早应用五行认识自然与生命关系的表现。这个方位五行,后人称之为正五行。

五帝时期,五帝把天上十大干星代入五行,甲乙为木,丙丁为火,庚辛为金,壬癸为水,戊己为土。通过五行原理这一法则去说明这十大天干星之间存在着生克同属的关系,以及十大干星对自然生命的不同作用。丙丁为火,就是丙丁二星对生命起着五行火的作用。日月五星和大地在不断运转,相对的位置和距离不断变化。随着位置和距离的变化,对自然生命的作用也不断变化,这就是历书择吉日这一方面的主要科学依据。这个五行是用五行原理去说明十大干星的天星五行。现代科学研究天文是纯天文,但是古中国人研究天文是为了知道日月天星与自然生命的关系。所以古天文学实际也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生命科学。

中医也是用五行的观点和原理去认识生命和生命体中的病。一个人就是一个生命整体,先天八卦和五行都是一个生命整体。先天八卦中坤之太阴水在下,乾之太阳火在至上。肾这一主要机体下,故以肾为水。天从左转,卦中的少阳木在图中之左。人右之肝为木。中医的心,一为中心之心,二为心脏之心。中心之心指最高的精神体,即大脑,这个心主神明,心在生命中居最高最重要之位。卦中之乾的太阳火居最高位,故以心为火。五行火之下为金,心之下为肺,故以肺为金。卦之中央为土,人之中央为脾,故脾为土。中医就是以先天八卦的生命学原理为基础,用五行原理这个法则去分解认识人体内部结构,将人体内的主要机体代入五行,通过五行去说明人体是由各种性质不同、机能作用不同的机体构成的生命体。肾为水,就是说,肾这一机体对人生命起着五行中的水的作用。肝为木,肝对生命起着五行中的木的作用。脾属土,就是脾对生命起着五行中的土的作用。五行有生克同属比的关系,将这些主要机体代入五行,同时也说明这些机体之间同时存在着生克同属比的关系。肾为水,肝为木,肾与肝存在着父子关系,肾为父母肝为子。肝为木,肺为金,肝与肺就存在着相克的关系。肝与肺金存在着敌对关系,但是肾水在其中和肝肺之敌气以共存,肾肝肺就是同属体。

如果某一机体中多生了一个肿瘤,就是比。在原机体这个大哥得势占有有利条件时,后生这个弟就被大哥牵制而不能作恶。一旦弟这个比占有有利条件,必然残害大哥而夺家产。所以治肿瘤首先要治其所必需的生存条件。

五行最喜中和。也就是说,金木水火土各自的健旺要相等,不能有一个过衰或过旺的现象。各自的衰旺程度相等,对生命的作用才平衡,他们之间生克也就相等。如果有一个机能过旺或偏衰,整体作用就失去平衡。过旺的机体牵制其他机能,使生命不能正常。中医就是以五行这一原理去认识生命和机体中的病。生命体内各式各样的组织机体健旺程度相等,作用才能平衡协调;有衰旺现象,作用就不能协调一致,就有强弱现象,有这一现象就必然出现病态。这一不和的现象解决了,病也就解决了。中医以肾为先天之本,以脾为后天之本。先天是指先天八卦,先天八卦以太阴这个水为生命的根本,为阴阳生命力的根本。先天之本是生命之本,生命之本是阴阳。以肾为生命的根本就是说肾是生命力的发源地。后天指后天八卦,后天八卦以大地为中心,大地为五行之土,为生命所需的物质。物质就是生命体,后天之本就是指生命体的根本,生命体的根本是物质。脾显土,以脾为后天之本。就是说脾是生命体所需物质的来源地。先天之本,指阴阳生命力,后天之本指物质基础。肾水肝木脾土心火肺金这个五行为中医五行。中医五行是将人体的主要机体代入五行,通过五行这一原理和法则去说明各机体对生命所起的不同作用,以及各机体之间存在着生克同属比的关系。所以学习中医必须首先要学习阴阳和五行,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中医的妙术。

除此五行之外,还有双山五行、玄空五行和洪范五行等等。中国的一条五行就是一门学说。因为阴阳和五行就是以太阳和大地为依据去创造的,太阳古名为天,故阴阳和五行原理称之为天理。用现代的话说,这些阴阳和五行的道理来自自然界,故能普遍反解于自然界,是经得起长期实践检验的真理。

五行创造于何时代?学者各说纷纭。五行以先天八卦为依据,这一点足可以肯定五行必定在先天八卦之后产生。五帝时期已应用五行去认识天星,这就说明五帝前已经有了五行存在。黄帝造司南车,应用十二地支作天地定位。十二地支就是阴阳日历中的阳历,说明黄帝前已经有了日历。五行和日历都是以先天八卦为依据,所以是同时期作品。这样五行必定产生于先天八卦天皇之后,五帝之前这一段时期。五行就是用当时人们普遍熟悉的物去象征说明意思。五行中有金,说明五行时期中国大地已普遍使用金属刀具。从五行和日历易经的内容来看,当时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已经有了高度的认识,这些认识,有的是现代科学还未认识到的。可见五帝前中国已进入高度文明时期。

----------------------------

五行与五义

五行对应社会规则而言,儒家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佛家为杀、盗、淫、妄、酒五戒。

木主生发,为仁爱之心,不忍之念,为不杀。

金主节制,为有所不为,为不盗,不取不义之财。

火为旺盛,为和气热肠,主礼,为不邪淫。

水为沉静,静则生智,为不饮酒,以酒能碍智之故。

土为包藏,为诚厚,故为信,信者,不妄言。

-------------------------

五行本义

五行,把事物发展过程分成五个阶段。五个运行阶段称作五行。

五行思想的萌芽当在周之前。《洪范》的这段文字是:“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传统理解五行的性质为:水润下、火炎上、木曲直、金从革、土稼穑。五行均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活动。水润下,为农业灌溉。火炎上,为焚烧树木,开荒。木曲直,金从革,均指制作农具。土稼穑,是指土地生长农作物与收获。在这里,"水火金木"是条件和过程,"土(稼穑)"是目的和结果,所以它是远古时期人们对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另外,传统对五行生克关系的理解也基本来源于农业。对五行相生的传统理解已如前述。相克的理解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具体解释为:金属制作的工具能伐木,这是金克木;农作物生长会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所以传统农业在一块地上种过几年就要轮休,这是木克土;垒土成堤能制水,这是土克水;水能灭火,这是水克火;火能炼金属,这是火克金。这些生克关系基本上都来自于农业生产直观的经验总结。

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

气,阴阳,五行本义精释

气,阴阳,五行学说是世界上最早的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气,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宇宙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宇宙是无限的,无限的时间,无限的空间,无限的大,无限的小;宇宙万物的存在是依照自身对立统一法则存在,;宇宙万物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存在,而是在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中运动,变化,发展的。这同今天的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完全一致。

一,气。

气,研究的是宇宙基本物质。我国古代哲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思考认识到,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和功能。这是古哲学家从空气流动,水的三态变化,动物吃食物转化成养分又转化成四肢百骸,植物吸收养分转化成根茎枝叶,动植物死后风化消失等自然现象中领悟出来的,事物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转化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宇宙万物是由气生成的,气是宇宙的基原物质,称为气一元论,普天之下一气耳。

气到底是什么呢?古人的气并不是仅指空气,气就是“无”,无即无形,没有形态。是肉眼看不见,不可见的意思,并不是没有,不存在。有是有形,肉眼看得见。古人把微小的物质,不可见的物质叫做无。无包括今天的微观世界乃至无限的小。叫小无内,古人还有大无外的说法,大无外,即无限大。大无外,小无内,是说,宇宙是无限的,大到无限,小到无限。同时,宇宙的存在,并不只是物质的堆积,还有一定的法则和功能作用。气包括物质之气和功能之气。

气不是单一事物,无阴阳属性,阴阳二气的说法是错误的。阴阳同矛盾为同一概念,我们能说矛盾二气吗?